|
东莞劳动律师网--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http://www.dgldlsh.com 东莞劳动仲裁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
|
劳动案例
劳动案例
2025年毕业季,应届生签合同遇难题,外包派遣区别要搞清
东莞劳动律师获悉
2025年毕业季已经开始,许多刚毕业的学生在收到录用通知后感到困惑:他们应聘的是知名企业的职位,但签订的劳动合同却是与另一家公司签订的,HR只是含糊其辞地表示“福利待遇和正式员工差不多”,当追问是临时工还是正式派遣时,对方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。网络上不乏应届生抱怨,他们不经意间签约了派遣或外包性质的工作,工作后才知道薪资比正式员工少了百分之二十,无法参与公司的培训计划,项目结束后甚至会被“遣返”,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无法获得。
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求职本就困难重重,没有人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,结果却在劳动合同方面吃亏。明确区分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差异,并非吹毛求疵,而是对个人职业生涯开端负责任的表现,毕竟首份工作的权益维护,影响着长远发展的信心。

1. 先搞懂:外包和派遣,根本不是一回事
许多刚毕业的学生误以为“劳务输出与劳务派遣皆同是同一家机构签约,并无差异”,实际上二者在劳动关联及运作模式上相去甚远,这将直接关系到你的相关利益。
根据工作关系性质:若是劳务外包,个人需与派遣机构签订用工协议,该机构再将个人派往用工单位,例如国有企事业单位或大型企业,进行实际工作,个人的薪酬及社会保险由派遣机构负责发放,但在具体工作执行上需遵循用工单位的指示安排。比如刚毕业的小李经由中介进入某政府机构工作,他的用工协议是与地方劳务组织签订的,每期薪酬由中介方支付,工作期间需遵循机构的出勤规范,若有失误会被机构负责人指正。
劳务外包指的是甲方公司将某项工作(例如数据录入、客服等)委托给外包企业,由个人与外包企业签订协议,仅向外包企业提供服务,甲方公司不直接参与管理。以小李为例,他应聘某互联网公司的客服职位,实际签约对象是外包企业,他每日在甲方公司办公场所工作,但由外包企业的主管负责监督,甲方公司人员不会直接指派任务给他,甚至不会发放工牌。
审视福利待遇:派遣人员与正式职员存在差异,依据2025年《劳务派遣实施办法》,用人单位需确保派遣人员与正式职员享有“等同劳动报酬”外包用工判定,例如相同职位,若正式职员获得年终分红,派遣人员也应有,数额或许较低;至于派遣公司的职员,其待遇完全取决于派遣公司,用人单位无需负责,部分派遣公司仅以最低标准缴纳社保,年终分红、年休假等可能无法足额提供。
2. 选岗避坑:这2种情况慎选,1种情况可考虑
刚毕业的学生在寻找工作时,不必一遇到“第三方签”就立刻否定,需要具体分析状况,以防吃亏。
要小心那些长期在甲方公司工作却无法获得正式职位的外包岗位,这类岗位的工作内容与正式员工相同,但人力资源部门会明确告知没有转正的机会,最好避免选择这类工作。你的能力进步仅限于某个特定工作,甲方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无法参与,个人履历价值不高;同时,项目一旦完成,劳务派遣机构或许会把你安排到其他不相干的职位,例如先前从事网络推广服务,后来转去做电话营销,专业发展变得非常混乱。2025年有人提及,担任了一年电商运营外包工作后,项目完成被原单位分配至呼叫中心岗位,最终不得不离职另寻职业。
其次,要小心选择那些“薪水只有同职级正式员工一半的临时职位”。虽然临时岗位的报酬可以和正式岗位有所不同,但是按照规定,这种差别不能太大。假如某个临时职位的薪水比甲方公司的正式员工低五成以上,比如说正式员工的月收入是八千元,而临时职位只给三千五,这种职位需要特别注意,很可能社保也是按照最低标准缴纳,而且也许没有加班报酬和业绩奖金。新入职的年轻人渴望获得固定报酬来增长才干,过少的待遇会增添生存负担,同时也不利于职业心态的培养。
这个选项或许值得考虑劳动律师,部分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会借助派遣岗位进行人员评估,例如设定“派遣服务期达到一年,若考核达标便可成为正式员工”,此类岗位对于缺乏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言,相当于获得了一次“实践与调整的机会”。例如某汽车公司在2025年的派遣职位,会安排新入职毕业生先从事半年的生产支持工作,只有通过评估才能转为技术岗位的正式员工,很多毕业生借助这个途径,获得了原本就业难度较大的正式职位邀请。
3. 签合同前必做3步:别不好意思问东莞劳动律师,问清楚才不亏
刚毕业找工作时,签订正式协议前,不要被人力资源方面说的漂亮话蒙蔽,务必完成以下三项工作,以免将来遇到麻烦。
首先,确认合同签约方身份。打开合同首页,查看“用人单位”名称,若与你应聘的甲方一致,则为正式职位;若出现“XX人力资源公司”或“XX外包服务公司”等字样,需向HR询问清楚,明确是劳务派遣还是劳务外包,避免接受“与第三方合作”这类含糊不清的表述。要是人事不直接回应,甚至回复“签了自然明白”,这种录用通知最好舍弃,极有可能另有隐情。
接下来,需要了解待遇和正式录用条款。无论属于劳务外包还是劳务派遣,务必明确“社会保险以何种标准缴纳”“是否设有年终分红、加班补偿”“有无转为正式工的可能,以及正式录用的具体要求”,并且要求人力资源部门以书面形式作出回应,例如通过微信或电子邮件,不可仅依赖口头保证。2025年,新入职员工申请调动时,人力资源部门承诺“试用期通过率很高”,但实际进入公司后,才明白必须“连续三个月业绩名列前茅”,根本无法符合要求,由于缺乏书面证明,只能默默承受不公待遇。
第三步,务必妥善保管所有交流凭证。将招聘软件里的职位描述文件截图存档,与人力资源人员的对话文字、面试过程的音频(需事先通知对方)也一并保存,万一将来出现“实际薪资与当初承诺不一致”的状况,这些材料都能当作主张权利的凭据。依照2025年版《劳动合同法》,倘若单位存在“虚假订立劳动合同”的行为,职员有权申请终止协议并获取补偿,保留证据方可更有力地保障自身利益。
一些人认为“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不容易,有外包或者临时职位先做,不要过于挑剔”,另一些人觉得“第一份工作不能凑合,没有保障的职位宁可放弃”。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,毕业生需结合自身状况进行考量,如果家庭条件允许,能够承担尝试过程中的失败,那么可以等待正式的职位;如果就业需求迫切,应选择有清晰制度、待遇较为公平的临时性工作,不要为了获得工作而牺牲个人权益。
2025年求职市场上,许多企业逐渐清晰界定临时性工作,例如清楚标示“劳务派遣”“劳务外包”,公开长期聘用条件,这对初入职场者而言是个利好消息。应聘过程中需多加留意,主动询问核实,即便面对非正式职位,也能维护自身正当利益,为未来职业道路奠定根基。毕竟,理想的起步不必然是正式工作,但必定是透明规范的岗位。
东莞劳动律师?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,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,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