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劳动律师网--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http://www.dgldlsh.com 东莞劳动仲裁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
|
劳动案例
劳动案例
劳动法规定的婚假待遇如何?上班一
东莞劳动律师获悉
文字|谢秉成 高级人力资源经理
实用文章转发分享朋友圈!其他媒体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欢迎贡献:
结婚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大事。无论贫富,结婚时都会以酒庆祝。那么,对于有工作场所的上班族来说,劳动法规定的婚假福利有哪些呢?
1.婚假天数
1.正常婚假
根据原劳动总局、财政部1980年2月20日发布的《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婚丧假、旅游假问题的通知》([80]劳动总信字第29号) 29[80]财企字41号)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职工结婚或者职工直系亲属(父母、配偶、子女)死亡的,享受1至3天的婚丧假根据具体情况,经单位行政领导批准,可以给予。
一、本《通知》是向国有企业职工发出的。并没有说其他企业,包括私营企业,也必须按照这一规定给予员工婚假。
其次,与法律、行政法规相比,该文件的法律效力不高,不具备“必须执行”的效果。 《通知》中所写的只是“要求”企业这样做,而不是“必须”(或“应该”)这样做。
三是《通知》写得比较粗糙,增加了“可根据具体情况”、“行政领导批准”、“一至三天”等前提条件。它留下了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,并且不像法律法规那么严格。
四、《通知》所称婚姻包括初婚和再婚。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于2000年7月11日下发《关于再婚职工婚假问题的批复》(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函[2000]84号),要求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》和国家有关法律、法规、规定的精神,再婚者与初婚者具有同等法律地位。用人单位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,为再婚职工提供与初婚职工同等的婚假待遇。
实践中,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的规定,结婚请假是理所当然、“理所当然”的,所以结婚请假也符合我国国情。因此,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公司也遵循这一规定。员工结婚时,一般享有三天婚假。
2.奖励婚假
除正常婚假外,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规定了奖金婚假,在全国婚假的基础上增加婚假天数,提高员工结婚时的婚假待遇。
休婚假分为三种情况:
(一)无条件直接奖励。主要原因是晚婚假取消后的一种“补偿”。例如,《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》第三十一条规定,公民依法结婚的,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,额外给予七天婚假。
(2)增加条件奖励婚假,一般包括增加“参加婚前医学检查”作为奖励婚假的前提条件。例如,《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》第四十八条规定,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,在登记结婚前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,额外获得十天的生育权。国家规定的婚假以外的休假。
(3)直接奖励+条件奖励。例如,《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》第二十七条规定,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,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,额外享有十八天的婚假,参加婚前医学。如果勾选的话,还会增加7天的婚假……
笔者整理了我国部分地区的地方性法规(见附表)。我国各地婚假天数大致有以下几种:
标准版:3天,代表地区:广东
加强版:10天,代表地区:北京
豪华版:13-15天,代表地区:福建
超豪华版:18-25天,代表地区:河南
巨无霸版:30天,代表地区:山西、甘肃
全国各地区婚假天数一览表
(截至2017年11月,排名不分先后)
3. 出差假
《通知》要求,员工结婚时,双方不在同一地点工作;职工直系亲属异地去世,需要外出奔丧的,可根据距离增加额外的出差假。
首先,旅行假不是强制性的。仅当结婚时双方不在同一地点工作时才给予雇员。如果他们在一起的话东莞劳动律师,就不存在出差假的问题。
其次,没有明确出差休假天数。应该给出的天数是根据“距离”来确定的。一般情况下1-3天比较合理。
实践中,非国有企业往往不给予出差假。如果员工结婚时双方不在同一地点,员工可以请事假来解决问题。福利好的公司会多给几天婚假来代替旅行假,但不会批准以旅行假为名的休假。但部分地区规定需要出差假。例如,重庆规定需要出差假。
4. 晚婚假
我们先看一下国??家层面的规定。我国原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,公民晚婚晚育的,可以领取延长婚假、产假或者其他福利的奖励。但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12月27日修改了该法,删除了晚婚假。也就是说,从2016年1月1日起,我国国家法律取消了晚婚假的规定。
看看当地的规定。 2015年底我国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》修订后,各地纷纷修改地方性法规取消晚婚假。截至目前,除西藏仍保留晚婚假外,全国所有地区均已取消晚婚假。
2、婚假工资
关于职工婚姻存续期间休婚假的工资福利,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劳动律师,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职工支付法定节假日、婚丧假以及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。依法。
此外,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也有相应规定,大多描述为“工资照常发放,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奖”。总而言之,员工婚假期间,原工资及福利待遇保持不变。
下载量超过 100,000 次
东莞劳动律师?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,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,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。